close


日本阪神大地震後,知名建築師阪茂集結義工興建名為鷹取紙教堂,歷經阪神大地震10週年後,整座建築物將從原址拆除,跨海來到南投埔里,讓曾經被921地震摧殘的埔里帶來新的文化地標。

IMG_1273.JPG 

228連假,雖然8點半就從台北出發,光到清水休息站就已11點半,到了紙教堂也已經是下午2點了。
最近的停車場也已排出「客滿」的牌子,我們便順著人潮到稍微裡面點的停車場停車。
天氣到了台中後,真是好得不得了呀! 

IMG_1279.JPG

所以第一件事,還不急著逛,我們先在一旁吃起冰淇淋來啦!

IMG_1288.JPG 

這裡是「搖晃的記憶」
搖晃的記憶,顫動的頻率;這是九二一地震對台灣的痛,也是讓人難以忘卻又不想餘存在心中的糾結情愫。如何重塑記憶的表情,讓人們不怕記憶,可以勇敢而寬心的面對,就成為王振瑋創作「搖晃的記憶」的原點。在他的眼中,台灣島國像極了一艘船,一艘裝滿豐富情感和滿滿祝福的希望輕艇,相同如諾亞方舟,承載物種生命的再出發。來到園區,別忘了到矗立在丁芳池上這艘白色的小船親體搖晃的感覺(資料來源:紙教堂官網)

IMG_1290.JPG 

這邊是紀念品專賣店,及餐廳有供應簡餐或咖啡可享用。

IMG_1298.JPG 

我們來時,剛好結束一場說明;連假天氣又好,很多爸媽都帶小朋友出來玩。

IMG_1300.JPG 

剛好這個妹妹在我附近玩著教堂內的流蘇,實在太可愛所以偷拍了一張。

 

1995年1月17日,一場芮氏規模7.2的阪神‧淡路大地震,造成日本神戶市6萬7千多棟房屋全毀,4千5百多人罹難,地震和隨即而來的大火,讓長田區的野田北部9百戶中有70.4%的房屋全毀,轄區內的鷹取教會也被燒得只剩下一尊耶穌像。 地震的慘烈災情,經由媒體的傳遞,不斷地放送到日本各地,撼動了眾人的心,超過100萬名志工投入災後的救援與重建工作。當中家住東京的坂茂建築師,看到許多的醫師、護士、NGO組織在災後的第一時間紛紛趕到現場,投入救災的工作;坂茂自問:「身為建築師的我,究竟能夠做什麼?」
一月底,坂茂前往滿目瘡痍的野田北部,找到了鷹取教會。為了讓集結教會的志工們能有更理想的工作環境,坂茂主動跟神田裕神父提出:可以運用紙建材輕巧、組裝迅速的特質來興建「紙建築」的構想。

IMG_1325.JPG 

神田裕神父一開始婉拒坂茂的建議,並告訴他說,在社區還沒重建完成以前,並沒有重建教堂的打算。坂茂雖掩不住失望,但只要事務所的工作一有空檔,就往神戶跑;其後,在「為社區居民打造一處集會所」的理由下,加上坂茂願意承擔籌募1千萬日圓的興建經費及義工的招募,終於取得神父的首肯。 坂茂所設計的紙教堂,外牆是採用玻璃纖維浪板構築而成的長方形,內部則是長5公尺、直徑33公分、厚度15公釐的58根紙管,建構一個可容納80個座位的23日,紙教堂終於動工,在義工和社區居民、教友的無私付出下,在震後八個月的9月17日舉辦完工典禮,義工們並將此新建物取名為「Paper Dome」。

IMG_1310.JPG 

1999年的9月21日,一場芮氏規模7.3的大地震襲擊台灣中部,短短102秒的晃盪,造成地毀牆摧,生離死慟,瞬間夷平了許多家庭的天倫夢,而位居台灣地理中心的埔里鎮在這一場地震中共有6,206棟房屋全倒,205位鄉親罹難。
2005年1月,受邀參加阪神地震10周年紀念活動的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,與台灣921地震重建區的社區夥伴造訪野田北部時,社區居民在Paper Dome舉辦台、日震災第市民交流會時,得知隨著復興的步履,紙教堂Paper Dome計畫拆除移建,在他上台致詞時,突然迸出:「當Paper Dome功成身退之後,能不能將它移築到台灣,作為台灣和日本在社區營造及地震社區重建的交流平台?」此舉,意外開啟了Paper Dome台灣再生的契機。
其後,日方成立了Paper Dome台灣再生計畫執行委員會,並透過教會信徒、NPO組織鷹取社區中心以及野田北部社造協議會等網絡籌措Paper Dome的拆解、海運資金,總共超過400人響應。

IMG_1315.JPG 

2005年5月29日,Paper Dome舉辦完最後一場彌撒後,就進行解體作業,正式劃下十年來在神戶的休止符。「Paper Dome竟然可以成為台灣跟神戶連結的重要象徵,這是令人感到高興的。」一手看著Paper Dome從興建到拆除的神田裕神父說。她的拆解簡單而迅速,連同打包只花了五個工作天,而新故鄉基金會也派員參與拆解作業,詳細紀錄相關細節。6月23日,貨車依序將所有的物件運送到神戶港,搭乘「國家號」貨櫃船前往台灣;Paper Dome的再生,歷經一年的規劃、一年的申請作業,在附屬設施日趨完工之際,2008年1月25日,「新故鄉」舉辦了「千人立柱」活動,從澎湖、花蓮、台北、台南……超過1千位前來參與立柱活動的朋友,紛紛齊聚在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工程現場。
(資料來源:紙教堂官網)

IMG_1322.JPG 

實際上來現場看,才真正驚嘆於他的構造,竟可以用「紙」做出這麼一座規模的教堂;且還能做得如此精美。
裡面的講堂、長椅、牆壁‧‧‧等,也都是「紙」的傑作,紙做的這58根柱子,就這麼支持著教堂,不僅在神戶是震後重建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橋樑,更是921地震後,遷移來台灣後,成為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精神象徵。

IMG_1320.JPG 

九二一地震後,青蛙躍升為桃米人的老闆,是社區轉型與價值轉變的象徵。再生牆上藝術家張家銘所創作的「祈福蛙」,宛如自然之母的化身,是人類的終極依託,隨時給予識或不識的朋友祝福。
而面對於上周才發生的311的東北關東大地震,更是希望祈福蛙也能帶給日本祈福,努力重建新的家園。
當時去或許還沒這麼大的感受,但面對著最近的大地震,卻是有著更深的感觸。

IMG_1305.JPG 

跳動的噴水,帶來無限的活力,雖然沒有遮蔽物,但小朋友依然喜歡在這邊感受水的清涼。

IMG_1303.JPG 

最後放上一張在FB命名「在教堂前沉思的男人」,哈哈!他應該只是在想「妳給我照相照快一點」吧!

紙教堂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,若過於是他的黃昏及夜晚交接處,可惜我們晚上已預約好餐廳,再不快點進飯店也恐怕沒有停車位,所以就欣賞到這邊了。
希望下次可以看到晚上的紙教堂,對,我就是在跟你說,不要裝作沒看到!


桃米生態村 Paper Dome 紙教堂 
http://paperdome.homeland.org.tw/pd/index.php
地址: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-12號
電話:049-2914922
開放時間:09:00 ~ 20:00
‧假日延長至21:00關園
‧入園酌收100元,但可以抵園區相關消費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ki0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